閱讀次數:3465 發(fā)布時間:2015/9/1 19:26:50
溫度丈量外表 的原理溫度丈量外表
很早以前,大家在燒窯和冶鍛時,一般是憑借火焰和被加熱物體的色彩來判斷溫度的高低。據記載,1780年韋奇伍德依據瓷珠在高溫下色彩的改變,來辨認燒制陶瓷的溫度,后來又有人依據陶土制的熔錐在高溫下曲折變形的程度,來辨認溫度。
1709年,德國的華倫海特于荷蘭初次創(chuàng)建溫標,隨后他又經過多年的分度研究,到1714年制成了以水的冰點為32度、沸點為212度、中心分為180度的水銀溫度計,即至今仍沿用的華氏溫度計。
1742年,瑞典的攝爾西烏斯制成另一種水銀溫度計,它以水的沸點為100度、冰點作為 0度。到1745年,瑞典的林奈將這兩個固定點倒置過來,這種溫度計即是至今仍沿用的攝氏溫度計。
早在1735年,就有人測驗使用金屬棒受熱脹大的原理,制造溫度計,到18世紀末,呈現(xiàn)了雙金屬溫度計;1802年,查理斯規(guī)則建立今后,氣體溫度計也隨之得到改善和開展,其精確度和測溫規(guī)模都超過了水銀溫度計。
1821年,德國的塞貝克發(fā)現(xiàn)熱電效應;同年,英國的戴維發(fā)現(xiàn)金屬電阻隨溫度改變的規(guī)則,這今后就呈現(xiàn)了熱電偶溫度計和熱電阻溫度計。1876年,德國的西門子制造出支鉑電阻溫度計。
輻射溫度計和光學高溫計是20世紀初,維思規(guī)則和普朗克規(guī)則呈現(xiàn)今后,才真實得到有用。從60年代開端,因為紅外技能和電子技能的開展,呈現(xiàn)了使用各種新式光敏或熱敏檢查元件的輻射溫度計(包含紅外輻射溫度計),然后擴展了它的應用領域。[1]
2衡量規(guī)范
各種溫度計發(fā)生的一起就規(guī)定了各自的分度辦法,也就呈現(xiàn)了各種溫標,如原始的攝氏溫標、華氏溫標、氣體溫度計溫標和鉑電阻溫標等 。為了一致溫度的量值,以到達用的意圖,世界權度局*早規(guī)定以玻璃水銀溫度計為基準外表,一致用攝氏溫標。后經數次改革,到1927年改用以熱力學溫度為根底、以純物質的相變點為界說固定點的世界溫標 ,今后又經屢次修正完善。
世界現(xiàn)代通用的溫標是1967年第13次世界權度大會通過的 ,1968年世界有用溫標。它以13個純物質的相變點,如氫三相點,即氫的固、液、氣三態(tài)共存點(-259.34℃);水三相點(0.01℃)和金凝固點(1064.43℃)等,作為界說固定點來復現(xiàn)熱力學溫度的。
中心插值在-259.34~630.74℃之間 ,用基準鉑電阻;在630.74~1064.43℃之間,用基準鉑銠-鉑熱電偶;在1064.43℃以上用普朗克公式復現(xiàn)。
3分類
溫度丈量外表的種類繁復,但可按效果原理,丈量辦法,丈量規(guī)模作如下分類:
按效果原理分類
溫度的丈量是借助于物體在溫度改變時,它的某些性質隨之改變的原理來完成的。但是,并不是恣意挑選某種物理性質的改變就可做成溫度計。用于測溫的物體的物理性質請求接連、單值的隨溫度改變,不與其它要素有關,而且復現(xiàn)性好,便于精確丈量。
現(xiàn)在按效果原理制造的溫度計主要有脹大式溫度計、壓力式溫度計、電阻溫度計,熱電偶高慍計和輻射高溫計等幾種。它們是別離使用物體的脹大,壓力、電阻、熱電勢和輻射性質隨溫度改變的原理制成的。
按丈量辦法分類
溫度丈量時按感溫元件是不是直觸摸摸被測溫度場(或介質)而分紅觸摸式溫度丈量外表(脹大式溫度計,壓力式溫度計、電阻溫度計和熱電偶高溫計屬此類)和非觸摸式溫度丈量外表(如輻射式高溫計)兩類。
觸摸式測溫法的特點是測溫元件直接與被測目標相觸摸,兩者之間進行充沛的熱交換,*終到達熱平衡,這時感溫元件的某一物理參數的量值就代表了被測目標的溫度值。這種測溫辦法長處是直觀牢靠,缺陷是感溫元件影響被測溫度場的散布,觸摸不良等都會帶來丈量誤差,別的溫度太高和腐蝕性介質對感溫元件的性能和壽數會發(fā)生晦氣影響。
非觸摸測溫法的特點是感溫元件不與被測目標相觸摸,而是通過輻射進行熱交換,故可防止觸摸測溫法的缺陷,具有較高的測溫上限。此外,非觸摸測溫法熱慣性小,可達千分秒,便于丈量運動物體的溫度和快速改變的溫度。因為受物體的發(fā)射率、被測目標到外表之間的間隔以及煙塵、水汽等別的介質的影響,這種測溫辦法一般測溫誤差較大。
按丈量溫度規(guī)模分類
一般將丈量溫度在600℃以下的溫度丈量外表叫溫度計,如脹大式溫度計,壓力式溫度計和電阻溫度計等。丈量溫度在600℃以上的溫度丈量外表一般叫高溫計,如熱電高溫計和輻射高溫計。
原創(chuàng)作者:上海五久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